我的眼睛看世界

2007年12月10日

起堂和改戏

Filed under: 文化 — gcd0318 @ 03:42
有网友说庆顶珠难演全是自梅兰芳起,因为梅大师和谭老先生合作时,底下观众看完杀家就纷纷起堂,搞的谭老先生很没面子,干脆以后只演打渔杀家,不往后演了
无独有偶,当年梅大师和杨小楼一起演霸王别姬的时候也是,本来舞剑之后还有一段霸王的戏,但是过了舞剑以后观众就退场,搞的杨老板没法继续演,干脆一合计,算了,虞美人一死戏就收场
有人说这是因为观众已经不是单纯的看开打等这些刺激场面,而转为开始关注人性内心等的展示。这说法姑且不去管它,起码这两件事可以反映出梅兰芳的魅力
说起观众起堂,其实很多大家都遇到过。杨宝森的演出本来观众就少,有人形象的形容为“小猫三只四只”,只怕并不过分,杨先生本就是身后红的。但是就连马连良这样的生前即有盛名的大家,在天津唱洪羊洞,也难逃观众抽签起堂的待遇。说来也是,天津本来是个很有曲艺戏曲传统的地方,观众爱憎分明,遇到好演员玩命的捧,遇到水平不行的也是真骂,而且很多老观众都很懂戏,能看出好歹来。可恰是洪羊洞这出戏,会看的人不多,通常是听完了上板的洪三段就不听了,以至于最后那字字珠玑的散板都只好对着散观众唱去,也难怪马老板不满意

2条评论 »

  1. hahahahahahahahahahahaha

    评论 由 小吱 — 2007年12月10日 @ 04:18

  2. 这个,我很想再多说一句:打渔杀家的旦角立得住,应该是得自王教主的努力,加了很多旦角的活。这出戏早先合作的应该也有王教主和谭大王,但是后来国剧社票房的各位名家(包括但不限于张伯驹、齐如山、余叔岩、梅兰芳等)的共同努力,在谭王的基础上又对这出戏进行细化,精雕细刻的琢磨,半年努力,终成精品,一演即红

    评论 由 Chen — 2008年01月17日 @ 14:37
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留下评论